从晒茶到烘茶,是雄伟的黄山毛峰经历的一次蜕变。趁着寒意尚未退去,阳春三月,搭上一趟穿越时光的古风列车,寻找那曾经几经烘焙的黄山毛峰。 到了黄山,便一路向西寻找能够品尝到黄山毛峰的靠谱店家。在寻觅中发现,门口堆积如山的黄茶并不是所有店家都具备的,而仅仅一碗能喝出香气扑鼻,而又留香不散的黄山毛峰,更仅仅可遇不可求。 黄山毛峰是“花香”类茶中标志性的一种。采摘要求繁琐,用的是极嫩且单心未开的一芽一叶。经过揉捻、干凉后,紫缘折为黄缘,便是柔韧香爽的新黄茶。而干燥的黄山毛峰一板一板地整齐地码放在店外堆积如小山的位置上。 店内一个藏有各类茶叶的橱窗内,有黄山毛峰经烘焙制成干茶之前的外貌。重提而言,一碗好的茶不仅要有富含汁液且具备完整度的新鲜叶片,对于所在地的环境因素也是同等重要。而黄山这里,临近自然名胜区,沐浴着它的气息,在降雨季节采摘的黄山毛峰,就因地制宜,带有独特的山谷气息。 起初喝下一口黄山毛峰,有点像刚破土而出的草莓苗还未结出真正甜美的味道。包裹茶杯的气息充满岩洞内冷风吹拂过的淡淡植物芳香和天然氧气,让人宛如穿越到茶山之中。香气逐渐的变为久违的果味,让口腔被果香所浸染,悠闲而愉快的享受茶香,品味每一桶黄山毛峰是否精挑细选,悉心烘焙,再整装待发。 黄山毛峰采用扫帚式的下火烘焙,然后再进行提香,也是类似普洱茶压制工艺。通过埋放期和修食之后,让产地黄山、露天气候化吸收日光变成茶叶所需要的异味,再通过烘焙使香气更为醇厚,外形更加优美。 经过烘干后的黄山毛峰,品质不仅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也增添了千姿百态的外观。焙火后的黄山毛峰,色泽呈褐红色,外观整齐秀美,流露着茶山上採茶大师的匠心和豪气。 对于爱品茶的人来说,如果是买回来过于新鲜的茶叶,可以利用自己的茶缸把黄山毛峰保存起来,也可以使用压缩板的方式,加固黄山毛峰的保质期。 黄山毛峰之中,由于充满了阳刚之力,就算是烘干成干茶,仍旧被呈现出运动员般的健壮身材。黄山毛峰在传承民间传说中,被称为瑶池圣景、天门八景之一的黄山美景。以纤细著称的黄山松、峰岩千姿百态,与茶区的黄山毛峰相映成趣,情感化的老树槐花还给各位品茶人带来点碎乱的感觉,每喝口茶都能让人身临其境般的享受其中。 即便是某位茶品界的大咖,也全神贯注地品味着每一口黄山毛峰,仿佛已经找到茶的内心禅境。有些模糊的记忆或许被逼出了茶的味道般,并融入到茶玩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渐渐地,在频繁品尝茶海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真正好的茶,除了饮后余香令人回味至今外,还将烘焙、摆样、分类、筛选、打光等细节处理环节处理稍纵即疏;黄山毛峰经过烘干,不仅对茶叶味道进行提升,同时它也规范了食前的茶叶条件,让每一口茶都成为夸张意义下的圣品堆积。 是悠然自得的迎着暮色饮一杯,还是走一遍旅程去寻找黄山毛峰的原貌,把它的味道呈现出来在胚芽之枝、苞片之间,是品尝茶的真正意义。透过你的眼睛,将黄山茶旅变成了美好,将黄山毛峰茶的烘干之后也带给了大家更多的惊喜。